大约十几年前,服装市场是休闲品牌的天下,《疯狂的石头》里黄渤曾自豪地说:“班尼路,牌子!”。随着北京申奥的成功,体育品牌迎来大爆发,休闲品牌集体没落。北京奥运会之后到2012年左右,李宁、安踏等众多国产体育品牌陷入库存危机,即使阿迪耐克等国际品牌日子也不好过。相反以TheNorthFace、哥伦比亚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和以凯乐石、探路者为代表的国产品牌趁势崛起,户外运动从业者愉快地高呼户外行业迎来了春天,终于要爆发了。
到2015年末,几年的时间,户外用品行业究竟如何?与当年体育品牌有相似也有很大不同。TheNorthFace、哥伦比亚、JACKWOLFSKIN等国际品牌销售额稳步走高,国产品牌却难出现巨头。
通过探路者公司1-9月报表,2015年1-9月公司实现收入19.41亿元,大约9亿元是非户外收入,户外用品销售收入约为10亿元,而2014年1-9月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也是大约十亿元。同比没有明显增长,这是个很不好的信号。其他传统户外品牌也存在类似状况,销售额停滞不前,从淘宝崛起的一种新兴户外品牌,销售额有较大增长,但数值并不高。
分析一下原因如下:
1、户外运动人群并没有爆发,总体规模虽有增长,但远未到全民户外的地步。中国户外运动能不能达到欧美日韩等国家的普及度,我持怀疑态度。十年前就有人说户外运动在中国要爆发要流行,十年过去了,户外依然是个小众行业,大众对驴友的了解,仍然是这里有人死了,那里有人失踪了,救援队出动了。十年来户外用品销售的增长,一方面是户外人群绝对数量的增长,更重要的是户外用品走入大众。大众接受的是户外服装的功能性和时尚性,以及被众多国产品牌拉下来的价格(几年前一件防水透气的冲锋衣要上千元,现在一二百元就能买到),而不是真去参加户外运动。因为户外服装的防雨透气功能和艳丽色彩,户外鞋的时尚外形,户外背包的舒适度,更为低廉的价格,这些都是大家乐于接受的。所以骆驼户外、探路者等偏休闲品牌大行其道,实际上是更多普通人在使用。真正的专业户外用品,如户外炉具、防潮垫等等,并未相应的大幅增长。
2、户外品牌的百花齐放,红海式的竞争,抢夺大品牌销量。十年前市场上活跃的品牌还是以国际专业品牌为主,只有几十个,而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户外品牌大约有上千个。层出不穷的国产品牌依靠电商渠道崛起,大家盯紧的是户外服装等销量大并且大众也能使用的类目。由于戈尔特斯防水透气专利的过期,功能性面料的成本大为降低,低廉的价格是打开市场的不二法宝。探路者这样的巨头品牌,单靠一个品牌也无法扩大局面,逐步建立多品牌来提升销售额。众多品牌的厮杀,造成大家都没有突出的销量。
户外用品销售是虚假繁荣,百花齐放,户外运动人群并未有相应的规模,即使有习主席担任登山协会名誉会长这样的事件来加持也不行。真正爆发风靡全国的却是跑步,成为了一种时尚潮流,户外运动远未达到,还不如广场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