怒江大峡谷以景色壮观、地势险峻闻名,而就在湍急的怒江之上,至今仍保留着一种极富人文特色的交通方式:溜索。
溜索过去是云南怒江大峡谷各少数民族的主要交通工具,可以算世界上最惊险的“桥”,素有“风之桥”之称。怒江大峡谷山高谷深,江水急流,祖祖辈辈生活在怒江两岸的傈僳族、怒族、藏族、独龙族等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建起自己的家园,在悬崖绝壁上开出通道,在滚滚江河上架起飞桥。怒江、独龙江上的溜索、藤网桥就是他们的发明创造。傈僳族有句俗话“不会过溜索的人,算不得傈僳汉子”。在滔滔怒江上飞来飞去,练就了傈僳、怒族人民勇敢无畏的胆魄,使男男女女都成了空中飞人。
早期的溜索由竹篾制成,主要固定在两岸大树或岩石上,过溜时,麻绳绕臀部悬挂缆索,垫上竹片,增加通过性。竹篾溜索吸水性强,日晒雨淋,容易发脆断裂,需经常更换,既麻烦又不安全,二十年前就淘汰了,取而代之的是钢缆溜索,结实安全,溜速快到每小时七八十公里,堪称“空中新干线”。
近几年,溜索已经从单纯的交通工具,发展为表现民族特色和胆魄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。现在个别地方保留的溜索,也换成了用滑轮带动的钢索,有的溜索已成为当地人进行体育锻炼和娱乐的工具,有的举家大小一同过溜,其乐无穷。过溜有单人、双人、男女混双、人与物、人与畜等多种项目,成为怒江大峡谷一大惊险景观。
评论(0)